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新闻快讯

电信学院组织召开人工智能系列学术讲座——第一期: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

  12月11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教授、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滨教授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推动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发展与创新”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此次报告会由郭茂组教授和魏东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吕教授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发展目标。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他指出我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发展与国际同处于并跑阶段,尤其是电子支付等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类应用规模已处于领跑阶段。但是对于完备的智慧城市方案还未形成,面临着感知能力弱、物联网成本高、融合认知难、服务不智能的问题与瓶颈。吕教授第二块介绍了形式与思路,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指出全国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在2017年爆发式增长,原因是各国都认为物联网是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吕教授第三个板块讲述了评价与生态,相继介绍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推进措施、标准化统筹机制建设和国家标准,并向大家解读了评价指标、顶层设计指南、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和数据融合。

  

  紧接着于教授的报告可以说是物联网的一个方向应用,即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于教授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现状交通系统的新技术、交通系统是人车路耦合系统、车路协同下人车路耦合关系变化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发展趋势。车路协同系统的阐述了未来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的场景,同时也对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来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会是利用泛在的移动互联环境,发挥互动的移动互联特征,实现人性化综合交通信息服务,车辆在复杂的交通系统下通畅的行驶。主要的技术有个性化交通信息需求认知、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内容智慧组织、基于交通大数据信息挖掘和综合信息定制化服务。体现了人工智能+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系统协同。最后指出了此系统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智能交通的要素运行规律、个体服务与群体控制的平衡机理、新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不同智能等级车辆混行条件下的交通设计和内外部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

  

  提问互动环节气氛活跃,部分师生对报告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两位教授结合专业知识通俗易懂的对他们的疑问作了一一解答。最后郭院长对两位教授的学术报告做出了总结,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习报告精髓。此次报告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认识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激励大家在物联网方向作更深入的研究,开拓了大家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