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新闻快讯

打造你的“科研力” ——系列讲座观后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研究生而言,“事”代表我们的课题成果,“器”便是我们在各自的课题中渐渐积累并发展的“科研力”。

在这个因疫情而特殊的加长假期中,电信学院为研究生们举办了题为《打造你的“科研力”》的四期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晓辉老师主讲。王晓辉老师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多次主持国家、住建部、北京市等重点项目,并积极投身移动云课程、在线视频公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

第一期讲座,王晓辉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科研力”包括但不仅包括“文献检索力”、“文献阅读力”、“科研专注力”、“知识管理力”以及“论文写作力”,随后主要介绍了“文献检索力和阅读力”。作为一名准研三学生,通过两年的积累,我对于日常科研中使用的文献检索、文献整理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而在文献阅读部分老师提到了四种阅读文献的方法,即:碎片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以及深度阅读,前两种方法是对文献的“粗”读,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积累概念,并了解论文的标题、摘要和结论。后两种方法是对文献的“精”读,深入阅读和研究文献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洞察其背后的原理、思路和流程,对跨界迁移可行性进行思考。在研一研二期间,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后才渐渐摸索出:要以阅读目的为导向对文献先分类再进行不同深度的学习。听完王老师对于文献阅读方法透彻的总结,相信对于学弟学妹一定大有裨益。

第二期讲座王老师针对科研专注力向我们详细介绍了PDCA法:P即plan(计划),指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在明确学习目标时要秉承阻力最小原则、SMART原则与目标可视化原则,将大的学习目标拆解细化为一个个逐步击破的小目标;D即do(执行),指执行计划中的内容;C指(check),指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即adjust/action(处理),指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调整/纠正。此外老师介绍的精力管理方法也对我的假期生活有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家中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期讲座是关于知识管理力。老师以自己的内部知识体系为例,向我们展示了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应用。在素材的整理部分,首先将素材归类,然后贴上标签便于我们未来搜索,最后将书本中有价值的、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裁剪出来单独存好。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虽然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冗杂,可能比我们直接读文献要用上更多的时间,但是准备工作不会白费,这对于未来的课题研究乃至写文献综述时都有许多帮助,可以省去重复性搜集文献的工作。

最后一次讲座在8月9日如期举行,本期主题围绕着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展开。论文写作的顺序是根据论文的结构而展开:论文的题目名称要秉承“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清楚(Clarity)”的原则,同时能够清晰地传达出研究的目的与贡献;论文的摘要要用最短和最明确的语言说明本文的独特之处,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论文的引言要能够提出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完成对前人工作的客观评述、点明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假设,除此之外也要清楚地描述主题各部分的构成;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在此部分中要注意复杂的数学模型并不是论文质量高的标志,一片完备的论文意味着创新性的假设、周密的论证与严谨的数据分析。除此之外,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论文发表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示范了投稿信与催稿信的标准格式,也介绍了如何在投稿后调整好心态。

通过本次讲座,使我们初步领略到了老师的科研思维方式,接触到了系统明确的学习方法的理论知识,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拓展了学习视野,了解到了“科研力”在科研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真心感谢为我们尽力尽力安排精彩讲座的学院及老师,也感谢王老师每周如约的线上授课!

同学们,科研的利刃已经打磨光亮,期待各位初试锋芒!